为进一步增进两地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之间友谊,台湾新竹县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将参加在湖南湘西州凤凰县苗族四月八盛大节庆活动。据了解,该次活动将于4月26日—5月3日举行。 据悉,活动期间,台湾嘉宾除了登临南方长城,参观美丽的凤凰古城、熊希龄故居、沱江泛舟、万寿宫、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文昌阁百年老校等著名景区景点,还将观看天下凤凰篝火晚会和参加“湖南·凤凰台湾·新竹文化联谊暨中国画乡·凤凰第三届中小学生"爱我中华·千人书画笔会"”及其他各项文化交流活动,还将商议两县建立花鼓姊妹县凤凰县山江博物馆苗族花鼓队与台湾新竹县新瓦屋场花鼓队结成友好姊妹队等事宜。
四月八”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据说是伏彝妹妹时期开始的。此事发生在凤凰山下的龙塘河畔。这里是湘黔闻名的山沟,水秀山清,景色宜人,是最好的“跳花场地”。古代每年“四月八”,附近的苗族人民都积聚到这条山沟里、草坪上,男男女女围着花台,晚上跳月。这种风俗,苗族叫“但奶但腊”,汉语叫“跳花跳月”。
传说古代官家看见跳花场上的苗族姑娘,如花似玉,非常美丽,经常来“选美”,拆散了不少亲骨肉,糟踏了不少良家女。苗族后生亚宜组织有血性的青年喝血酒,发誓要与官家血战到底。到“四月八”这天,大家像往常那样,吹的吹木叶,抬的抬花鼓,带的带花柴刀,拿的拿花棍,从四面八方涌进跳花场。太阳当顶,官家的打手们挤进跳花沟。亚宜跳到花台上,吹响了牛角号,大家立刻拔刀舞棍,扑向官家打手,不费一袋烟工夫,就把那些如狼似虎的坏家伙打的七死八活,扔到龙塘河里喂鱼去了。后来官家派大队人马向跳花沟杀来,杀死了无数的苗家兄弟姐妹。亚宜带领众人迎敌,战斗了三天三夜,终因寡不及众向西撤退,得到贵州苗族支持,同官家周旋了一年。第二年“四月八”亚宜和贵州英雄亚努等人战死在贵阳城。从那时起,“四月八”就成了青年男女联欢节和祭祀英雄的纪念日。现在跳花沟附近,还留下一些纪念性地名,喝血酒的“喝血坳”,埋死者的“苗坟”,打仗的“果得儿打”——战斗的地方。 解放前,尽管历代统治阶级都以各种借口加以禁止,具有反抗精神的苗族人民,只是改变了跳花的形式,却仍然保留着聚会对歌等内容。一年一次,世代相传,直到民国时期各地才先后中断。后于一九八一年国家民委批示同意在京的苗族过“四月八”而才得到恢复。一九八六年在凤凰山下落朝井乡龙塘河村,“四月八”的发源地举行隆重聚会。这一天启明星才挂在树尖尖上的时候,湘黔边境各地的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的盛装,踏着路边茅草上的露珠,唱着歌,吹着木叶,嘻嘻哈哈,迎着灿烂的朝霞,从各条弯弯的山道上,向“跳花沟”涌来。十岭八坡,山沟里外,龙河两岸都站满了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会场的正中挂有宽六尺长七尺的浅红大旗,绣有“四月八”三个大字,两边龙凤图案,庄严古朴,表示历史悠久和不忘祖先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