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本地便民网——凤凰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民俗民风] 苗族七种常见的民族工艺(简述)你知道几种

[复制链接]
影子的影子 发表于 2013-12-26 02: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湘西生活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影子的影子 于 2013-12-26 02:22 编辑

——苗族工艺是中华艺术长河中的一朵奇葩:

   苗族的民间工艺不仅丰富,且历史悠久。一般分为女制工艺和男制工艺两大类,每一类下又有多种工艺。


  1.刺绣:苗族刺绣流于各地苗区。刺绣方法独特,有平绣、凸绣、绉绣、辫绣、结绣、缠绣、卷绣、堆花、贴花、抽花、打子等,一般多使用平绣。图案有麒麟、龙、凤、蝴蝶、鸟雀、鱼、虫、花、果等。妇女制作时,有的先贴剪纸,照纸刺绣;有的能信手绣出。刺绣常用作妇女的鞋花、衣襟、腰带、围腰以及小孩的背扇、帽子等等。

  2.挑绣:挑绣流行于苗区各地,以贵州省的贵筑、织金等县最负盛名。挑绣的针法与刺绣不同,它虽也以平布作底,但挑制时先勾出轮廓,再按图案隔纱插针,不能插错,背面挑,正面看;湘西还有两面一样的挑绣奇技。挑绣的花卉多呈几何图形,色彩鲜艳、美观,多用作妇女衣边、袖口、肩部、胸围以及小孩背兜、衣、帽等等。?  

  3.织绵:在苗区各地织布的基础上盛行织锦。织锦是在织机上织成的。织锦分宽窄两种:最窄的只有几分到两寸,通常用作苗区有名的花带;宽的可根据用途不等。贵州省丹寨县一带流行黑白色素锦,古朴大方;台江县一带流行彩锦,用红、黄、青、紫各色线织成以龙凤为主的各种图案,锦面对比强烈,绚丽典雅。近年已向时装、座垫、壁挂、民族包等工艺品发展。
?
  4.蜡染:蜡染是苗区的印染工艺,流传很广,以贵州省丹寨、安顺、郎岱、普定最有名,其作法是:用铜刀蘸熔化的蜡液或枫树胶,在白布上绘出花、鸟等图案,然后将其放入蓝靛浸染透,再放入清水锅煮沸,蜡化上浮,布上便贵出绘制的花纹。用这种蜡不染工艺制作的花布,可作衣物、床单、提包等。蜡染目前已推向国内外市场。?  

  5.剪纸:苗族剪纸工艺流行于贵州台江等县,常作刺绣底样。剪纸的种类很多,有围腰花、衣袖花、背带花、衣边花、小孩帽花和鞋底花等。剪纸花样多为花、鸟、鱼、虫、人物和各种瓜果、几何图案等。?  

  6.银饰: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均由苗族男性银铁匠精心作成,据说已有400多年历史。银饰有冠、角、梳、铃、泡、头钗、头、雀、耳环、项圈、项链、锁、手镯、戒指等。其中,以银冠和银锁制作难度最大,其图案有蝴蝶探花、丹凤朝阳、百鸟朝凤、游鱼戏水、双龙抢珠及松、竹、梅、兰等。黔东南女子佩戴的项圈,大小7个才成一套;湘西女子则戴一只重达三四斤的大项圈,四棱突起,绕如螺旋,都由制作银饰的能工巧匠,精心制作。

  7.竹艺:苗族竹器很多,贵州尤多,通常有竹斗笠、竹饭盒、竹凳、竹席(晒席、睡席、包席)、箩筐、腰篓、鸟笼、筛子、簸箕、撮箕等等。此外,湘西还有竹兜、提篮等等。其中斗笠用篮法编就,有里外两层,眼孔大如黄豆,篾线细密,重量轻,透风性能好,外层涂上桐油,能遮阳挡雨,经济实用;竹饭盒呈四方形,分盒身和盒盖两部分,都由两层篾片编成,其蔑片又窄又薄,要有很高的技艺才能编制。竹凳也是一种独特的竹编品,其特点是重量轻,透风好,富有弹性,坐着舒适,经济耐用,深受群众喜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0

帖子73

发布主题
  • 资讯·新闻·生活信息
  • 快扫一扫关注我们
  • 关注有好礼,千元礼券任性送